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工研院半導體大會 聚焦AI、自駕、5G等技術

2018-04-17 14:14 工研院一年一度「2018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今日登場,今年大會聚焦於人工智慧、自動駕駛、5G應用程式、積體電路設計、矽光子等相關技術產業之最新發展,預料將引領半導體再創高峰,而奈米級的微處理器電路設計、矽光子、半導體異質整合是半導體下一波發展的關鍵技術,將是 半導體 產業下一波的成長契機。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表示,隨著晶片效能提升、功耗有效減低、無線傳輸技術蓬勃發展,帶動了物聯網和AI等新興科技發展,進而促發半導體產業升級往下世代發展的需求。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指出,人工智慧成為各產業轉型變革的最大動力,其中機器學習堪稱核心技術,在機器學習領域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的研發更是現階段資通訊領域發展的重點。DNN不僅是關鍵技術,也衍生出非常多新型態的產業,例如訓練機器學習用的資料蒐集及標籤服務及機器訓練設備等,都是AI帶來的新興商機。 台積電業務開發副總經理張曉強指出,針對摩爾定律的發展推進CMOS技術進入奈米等級,功能尺寸的不斷微縮所帶來了挑戰和機遇,設計上的微縮不再僅僅是幾何縮減,而更多是關於使用新材料和電晶體架構的創新,奈米級CMOS技術中的電路設計需要越來越多的創新方法超越傳統設計,以達到功耗和性能方面的擴展優勢,同時繼續降低產品成本,因此先進的電路設計技術,對於提高產品效能來說非常重要。 盧超群表示,今年是積體電路發明60周年,台灣產業現正面臨時空背景的轉換和技術的快速更迭,必須思考轉型往智能系統和跨業整合發展;以台灣現有優勢為基礎,例如資通訊、光電、生技等,配合人才延攬與培育以及創新,朝未來智能系統的趨勢跨業整合。 資料來源引用: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091142 和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716號17樓之4 電子零組件   │ 半導體   │ 半導體零件 │ 探針 │Phoenix Mecano │Comchip代理商 │ MCC │ IC代理商 │ 車用零件 │ 電子元件代理商 │ 飛力美卡諾 │ Test Probes │ TEL:02-8227-8287  | FAX:02-8227-8255  ...

他為了演電影而離婚 人生卻如戲劇起伏

2018/04/09 07:53 【鏡週刊報導】 「我變成裡面的頭,一個月賺十幾萬元,每天喝酒、社交,後來公司被警察抄,我聽到消息就跑。」他先帶妻子與兒子躲在基隆半年,2007年移居金門。妻子開早餐店,他做油漆工,每天嚼檳榔、喝保力達配維大力,遠離演藝圈。偶爾看到電視上光鮮亮麗的同期演員王心凌、范植偉、姚元浩,才會想起過往風光。 直到2010年張作驥又找他拍電影《當愛來的時候》,為了拍電影,他不顧妻子反對,終究離婚、與年幼的兒子分開。為了給前妻一個月3萬元生活費,好面子的他,沒有收入也要借錢度日,開始負債人生。 這一次,他努力演活自閉症叔叔一角,再次入圍金馬獎。但在張作驥工作室上班,電影演出數量少,片酬也不高,沒錢時他便向張作驥討幾千塊湊合著過活。2014年他為了接更多戲,離開張作驥,自己在外闖蕩,2年間戲約不斷,電影《角頭》《青田街一號》,八點檔連續劇《甘味人生》《阿母》都可看到他的身影,收入也快要追平積欠的400萬元債務。 風波不斷 自殺未果 眼看快要翻身,但前年底,他說被朋友牽連,因為幫忙換票,120萬元的支票跳票,加上經紀合約糾紛、弟弟中風、失戀,接二連三的災難讓他壓力大到想自殺。「那天要債的電話一直來,又要繳房租,晚上7、8點,我吞了一把安眠藥,結果只睡了幾個小時就醒來,我也不知道我這麼勇。」會不會覺得自己做事沒計畫?他猛點頭:「我個性太隨便,總是相信兄弟了解我,不會害我。」 去年9月以來,欠債、吸毒以及自殺等新聞讓他幾乎一蹶不振,開拍的戲劇遭換角,工作陷入停擺。問他有沒有吸毒?高盟傑瞬間激動起來,堅稱沒有吸毒:「我還去醫院驗尿,有吸毒我早就被抓去關了!還能坐在這裡?」負債呢?「我確實遇到事情、欠債,但不是殺人或作奸犯科,不要把我歸類成這麼恐怖。」 他說話習慣一人分飾多角,情緒隨之起伏,講到激動時皺眉,講到傷心處落淚。他講起小時候:「爸媽在我幼稚園時離婚,國小四年級時,我跟爸爸搬去台南。母親節那天,我打開抽屜拿走幾千塊,坐統聯去基隆找我媽。我買了一朵康乃馨、一個音樂盒,在她家門外等著。遠遠看到她跟著一個男人,帶二個小孩,她看到我嚇了一跳,叫我在門口等,過了幾分鐘後,她打開木門一條小縫,塞了500塊給我,叫我趕快回台南,又補了一句:『以後不要再來找我。』然後關上門。我覺得恨,丟回500塊轉頭就走。」 資料來源: https://tinyurl.com/y7j...

走向國際 大江3年內海外建廠

2018年04月09日 04:10 大江生醫在營運屢獲捷報,今年首季營收交出12.8億元,年成長率51.6%佳績後,董事長林詠翔表示,目前除了屏東興建自動倉儲W1廠,並新增飲料產線外,不排除3年內在美國等海外市場建置生產基地,打造為跨國際型企業。 為了行銷台灣,今年7月生技展,大江也一口氣租下60個攤位,並號召46國的海外大客戶來台觀展。 林詠翔表示,招納46國的國際客戶來台,技術門檻不低,要讓客戶滿意且競爭對象不衝突,加上還要參觀屏東廠,整個行程的安排和專業水平演出,已經列為公司最高機密,相關部門也開始進入魔鬼訓練營。 自2015年起營運已邁入高成長期的大江,去年EPS 8.23元,該公司3月營收以4.55億元創下新高,年成長率50.4%。外資看好大江今年將大賺一個股本以上,近一年來持續買超,目前持股已高達54.14%,也帶動大江股價飆破400元大關,達410元,市值達356.7億元,占居生技股第四大市值,僅次於中裕的607億、精華403億和藥華藥的374億元。 林詠翔表示,預計斥資10億元興建的 自動倉儲 W1廠,該廠將有自動混料功能,另外,也將規畫投入月產1千萬瓶的液態功能性飲料產線,而S12發酵萃取廠,則專攻開發新的原料萃取,W1廠預計2019年投產。 林詠翔表示,全球保健醫美產品合計20兆元,大江的2千億元目標,市占率也僅1%;為了朝向此目標前進,大江已從2002年「業務的大江」,進展到2011年「研發的大江」,隨著業務、研發能量的累積 ,預計自2020年即可正式啟動「財務的大江」,將以併購與多元策略 ,躋身成為國際保健大廠。 另外,隨著國外客戶的拓展,比重更已高達5成,前進海外建置生產基地將有其必要性,大江也規畫在2020年左右到海外建廠,其中,更已被龐大保健品市場的美國最受關注。 大江去年已將美國視為重點發展市場,並且鎖定多數直銷總部據點的猶他州設立分公司,目前除拿下直銷商訂單外,也與當地電商、實體通路合作,今年將進入業務高速擴張期,未來也不排除在產品銷售達一定營業額後,在當地投資設廠。(工商時報) 資料來源引用: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409000188-260202 【台倉】提供多款料架 電動櫃  移動櫃  自動倉儲設...